共享芬芳 共铸小康—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卢氏演出盛况空前
演出之前,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徐钢向卢氏县捐赠了300套图书。
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主持刘小源和魏菁阳等11位聋人演员演出了手语诗《我的梦》,把上万名现场观众的心带入音乐舞蹈的艺术殿堂。优美的音乐、如诗的意境、曼妙的舞姿,表现了残疾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历经坎坷与命运抗争的无穷力量,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和持续不断的掌声。
“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,他们真的是很伟大!”现场观众由衷地赞叹。本场晚会由中国残联宣文部、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、中国好人网、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,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,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开展的中西部地区百县百场公益巡演之一。卢氏是河南省面积最大、平均海拔最高、人口密度最小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深山区县和革命老区县,全县38.2万人中有残疾人2.8万人,残疾人占比7.3%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也是卢氏县脱贫摘帽之年。在卢氏儿女冲锋陷阵、攻城拔寨,大打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,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这场演出对于提振全县人民精气神,特别是激励全县残疾人自强不息、努力奋斗、主动脱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卢氏是一片山河辽远、风景旖旎的土地,卢氏人民是淳朴、多情而勤劳的人民。从瓦窑沟乡观沟村走出的残疾农民杨书春也来到了演出现场,作为全国167名自强模范之一,前不久他在北京刚受到了习近平、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杨书春,上个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发生事故失去了一条腿,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残疾人,是一位智障患者。杨书春身残志坚,不向厄运低头,单腿趟出脱贫路,他带头养猪、发展代料香菇,影响和带领全村1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,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提名奖。像杨书春一样,卢氏县东明镇残疾人卫飞舟被誉为“电商状元”,卢氏县五里川镇残疾人李刚办起了规模化的“卢氏鸡”养殖场,用金融扶贫贷款扩大规模,走上了脱贫致富路。
晚会演出了15个各具特色、精彩绝伦的节目。精编节目《化蝶》音乐旋律优美,演员舞姿行云流水,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,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舞蹈《永不停跳的舞步》表现了在灾难、战争中失去四肢的人类,依然怀抱梦想、树立自信,勇敢挑战自我,不向命运屈服,迸发力量、超越自我、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。演出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,引发一次又一次的感动。“上帝关上了一扇门,就会打开一扇窗。”台下观众心灵受到洗礼,在艺术的陶冶中,或启迪心智,或热血沸腾,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。
古县志记载:“卢氏处万山从中,乃四塞之邑,不通孔道。”千百年来,由于自然条件限制,卢氏长期处于贫困之中。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在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:金融扶贫“卢氏模式”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肯定,在全国推广;提前一年完成9310户、33866人易地扶贫搬迁,占河南省的八分之一;全县开展“危房清零”行动,受到国务院激励表彰;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;投资17亿元,实现了全县所有乡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,卢氏发展欣欣向荣、日新月异。包括残疾人在内的贫困群众脱贫加速,正满怀希望地奔向乡村振兴的小康路。
来源:凤凰网